微信扫一扫,关注正智远东
10月27-28日,第二十一届全国肥料双交会在沈阳召开,同期举办了“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 NY1107-2010”修订座谈会及相关主题报告会。会上,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研究员汪洪介绍了上述标准拟修订的主要内容。
大会现场
汪洪表示,标准修订主要涉及大量元素含量、溶解性、危害物含量等方面。修订拟增加水不溶物含量、氯离子含量、缩二脲含量、重金属砷(AS)含量等限定指标,同时拟将液体水溶肥中大量元素含量指标设置为≥40%。
拟修订内容
近年来,大量元素水溶肥发展非常迅速,也仍存在不少问题,现行的大量元素水溶肥NY 1107-2010标准亟需规范和提高。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我国水溶肥年均增速一度达到25%。截至今年10月26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水溶肥产品数量达到13287个,其中大量元素水溶肥产品3069个,占比最大,达到24.6%。但在近几年水溶肥抽查中,大量元素水溶肥的合格率明显偏低,2016年、2018年抽检合格率为72.7%、75%,明显低于复混肥料。
截止7月22日,农业农村部大量水溶肥登记分布。
“从标准入手可以规范水溶肥料行业,进一步提高水溶肥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汪洪指出,最终目的是保障农民的利益。
汪洪透露,标准主要修订内容拟为:
1、增加液体水溶肥中大量元素含量指标(≥40%)。
2、设置水不溶物含量指标(≤1.0%)
3、设置缩二脲含量指标(≤1.5%)
4、拟增加重金属砷(As)的含量限定指标(mg/kg),即≤20%
5、参考复混肥标准,增加氯离子含量指标。即含量≤30%的需在包装上标明“含氯(中氯)”,含量≤15%的需在包装上标“含氯(低氯)”,含量≤3%的需在包装上标“不含氯”。氯离子大于30%的产品,应在包装上标明“高氯”,可不做检验和判定。
据悉,在10月27日下午举办的标准修订座谈会上,新疆心连心、四川金象等公司代表均对液体水溶肥中大量元素含量≥40%这一指标发表意见。上述代表认为,该指标过高,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造成资源浪费,最终成本还是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建议改为为30%或35%。
新疆慧尔公司代表指出,如果液体水溶肥大量元素含量过高,在高盐浓度下,液体肥粘度增加,流动性会显着降低,农户在使用过程时不易倒出,影响产品的推广使用,应该降低指标。
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首席专家透露,标准将在2019年年底修订完毕,并尽快颁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