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营造都市危化监管新格局
时间:2011-08-29 13:02:28 来源: 点击数:
——加快危化企业布局调整与江浙共建安全监管联控
(记者木页)上海将按照“减量、集约、受控”的总体原则,力争形成危险化学品行业“基础信息共享、分布相对集中、品种基本受控”的管理格局,实现全市危化品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为实现这一目标,上海今年内将再完成76家企业搬迁调整,明年底前完成非工业园区内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布局调整;同时,进一步完善与江苏、浙江两省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这是记者8月15日在上海召开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所了解到的信息。
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正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的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和国际影响。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化学工业,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的实力位列全国第六,建设了以上海化学工业区和上海石化为主体、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的杭州湾北岸产业带;同时为确保城市水电气的正常运行,为汽车、电子、医药等新型产业发展提供原料,全市危化品的供应使用量也十分巨大。如何做到危化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安全,关键是抓好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企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并建立和实施更严格的管理机制。
“十一五”期间,上海率先在国内推进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布局调整。5年来,已对500余家高能耗、高污染、高风险的危化企业,采取“关、停、并、转、迁、限”措施,既淘汰了落后产能,又从源头上降低了安全风险。目前,上海还有300多家危险化学品生产、储运企业不在工业园区内,有相当部分在外环线内。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重化处一位负责人介绍,上海石油和化工产业“十二五”规划已提出,未来五年全行业将加快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使石油和化学工业的发展,符合上海城市转型和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要求;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化工发展的重点是转型和调整,主要任务要完成外环线内危化企业的搬迁调整,到明年底,上海非工业园区内的危化企业全部集中到工业园区。
在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方面,上海加强制度建设,不断夯实基础。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市经济息委、市发改委参与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工作方案》,已经7月18日市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该方案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上海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29项具体工作任务措施,包括由市安全监管局牵头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年内完成《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修订,启动《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修订、调研,细化落实上海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总体规划,研究出台《上海市禁止、限制、控制危险化学品目录》。
上海接壤江苏、浙江有9个公路道口,每天进出上海市区的危化罐车、钢瓶车4千辆次以上。为营造都市危化监管的新格局,上海加强“流动危化品”的管理。已与江苏、浙江两省建立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联合开展危险化学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安全生产防灾防损管理、世博会安全管控措施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尽管上海已对全市300多万只危化品气瓶标识采用了电子标签,但目前“重大危险源地理信息系统监控平台”建设尚未完成,外省市进入上海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和长期在上海市运营的外地车辆没有纳入监管体系。“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会议”提出,苏浙沪三方将深入合作,上海尽快接入苏浙进沪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GPS信息,提高对外省市途经上海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和长期在上海市运营外地车辆的实时监控率,确保危化品物流的最大安全。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