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正智远东
炎炎夏季到来之际,炽烈的阳光让人无处可避,人们对防晒产品的关注度也不断升高。从面部#防晒到身体防晒,各种防晒用品层出不穷,电商平台上,防晒霜、防晒帽、防晒套袖、防晒衣等防晒装备销售火爆。选购防晒产品时需谨慎,科学防晒至关重要。
防晒到底在防什么?
防晒可以抵抗日光中紫外线对机体,包括皮肤、眼睛造成的伤害。紫外线按照其辐射波长的不同,可以划分:长波紫外线(UVA),波长为320~400纳米;中波紫外线(UVB),波长为280~320纳米,短波紫外线(UVC),波长为200~280纳米。其中UVA能够穿透皮肤深层,引起皮肤衰老和其它皮肤问题,而UVB则会导致晒伤、皮肤癌等。市场上常见的防晒用品主要针对这两种紫外线,对使用者进行保护。
防晒产品的作用原理
根据防晒原理,可以将相关产品分为物理防晒和化学防晒。物理防晒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反射”紫外线。比如,太阳镜、遮阳伞、防晒衣、物理防晒剂等,像“保护伞”一样,能够阻挡、反射紫外线,达到防晒的目的。化学防晒通常是利用一些特殊成分,将高能量的紫外线吸收后,再以较低的能量释放出去,通过能量转换的方式达到防晒的目的,比如化学防晒剂。
注:图片源自网络
在我国,防晒化妆品中使用的#防晒剂必须是《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准许使用的27项中的,其中包含25种化学防晒和2种物理防晒,而且对于每一种防晒剂在化妆品使用的最高允许浓度都有明确规定,以保证化妆品的安全性。
防晒剂
根据防晒剂的作用机制差异分为化学防晒剂、物理防晒剂、生物防晒剂三大类。
物理防晒剂
物理防晒剂是一种通过反射或散射紫外线来达到防晒效果的物质,常见的物理性防晒剂有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这些物质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将紫外线反射或散射出去,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物理防晒剂较温和,安全性高、稳定性好,不会被皮肤吸收,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
化学防晒剂
化学防晒剂是一种能够吸收紫外线并将其转化为热能的物质,这些物质能够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吸收膜,将紫外线吸收并转化为热能,从而减少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化学防晒剂的优点是能够提供更强的防晒效果,但需要注意使用量和频率,因为它可能会被皮肤吸收。
生物防晒剂
紫外辐射是一种氧化应激过程,该过程产生的氧自由基可造成一系列组织损伤。生物防晒剂可通过清除或减少氧活性基团中间产物来实现阻断或减缓组织损伤或促进晒后修复的效果,
很多天然的生物来源的物质,特别是一些植物和藻类提取物具有防护紫外线、减轻紫外线损伤或吸收紫外线的作用,如:多酚类物质,像绿茶多酚、苹果多酚、蓝莓多酚以及姜黄素等;类胡萝卜素,如叶黄素、β-胡萝卜素、番茄红素等等。
生物防晒剂其本身不具备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主要起间接防晒效果。
科学防晒
#科学防晒可以依据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防晒ABC原则:A--Avoid,避免被晒到,是最好的防晒;B--Block,遮挡,首选衣、帽伞等“硬防晒”;C--Cream,防晒霜,在A、B不能满足防晒需求的时候,采用C补足。
在选择防晒霜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来选择。油性皮肤人群可选择防晒乳,干性皮肤人群可选择防晒霜。敏感肌肤人群应尽量选择物理防晒剂,因为它们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
在使用防晒产品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防晒霜,以便防晒霜能够充分吸收。
2、涂抹防晒霜时,需要均匀涂抹,避免遗漏。
3、在户外活动时,需要每隔2小时左右重新涂抹一次防晒霜,以确保防晒效果。
4、在游泳、出汗等情况下,需要及时补涂防晒霜。
5、在使用防晒霜时,需要注意避免接触眼睛和口腔等敏感部位。
正确科学的使用防晒产品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皮肤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在选择防晒霜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肤质和需求来选择。
注:对于防晒霜,根据国家法规规定,防晒类化妆品属于特殊化妆品,实行注册管理,即防晒类化妆品须取得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后方可上市销售。消费者选购时应查看外包装是否标注特殊化妆品批准文号,如国妆特字XXXX,或者国妆特进字XXXX。消费者可通过“化妆品监管APP”查看产品是否合法注册,并核对外包装信息与APP上的注册信息是否一致;在使用前应查看产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如果购买儿童使用的防晒品,还应查看外包装是否有“小金盾”(儿童化妆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