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关注正智远东
北京正智远东化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OCI)是一家原料与产品合规技术服务公司,助力企业推动化妆品、化学品、食品等法律的产品申报合规工作,我司可提供国产(普通/特殊)/进口(普通/特殊)化妆品/儿童化妆品/牙膏等申报服务以及协助化妆品企业搭建质量体系/现场核查。合规是我们同化妆品行业长期的责任与任务。
#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使用化妆品过程中出现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
近日,苏州市药品化妆品不良反应检测中心报告了一起严重化妆品不良反应案例。一名消费者连续四个多月使用从某美容院购买的日霜和晚霜后,出现腰腹部水肿症状,经多家医疗机构诊断,确诊为汞中毒性肾病。经检测,该化妆品中汞含量超标高达3.6万倍,远超国家药监局规定的1mg/kg标准。专家评估后,一致认为此次汞中毒性肾病与该消费者长期使用的“三无”化妆品直接相关。该中心最终认定此案例为化妆品汞中毒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类型:
l 化妆品接触性皮炎:表现为在接触化妆品的部位出现红斑、肿胀、丘疹、糜烂、渗出、结痂等症状。
l 化妆品痤疮:长期使用某种化妆品后,面部皮肤出现粉刺、痤疮等症状。
l 化妆品色素沉着:长期应用某种单一化妆品后,局部皮肤出现淡褐色或灰褐色色素沉着。
l 光毒性接触性皮炎:某些化妆品含有光感性物质,经特定波长紫外线照射后,可使皮肤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肿胀、起丘疹、水疱等。
还有一些其他的不良反应类型,如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等。化妆品的风险主要由化妆品成分的复杂性引起,包括其成分的长期使用效应、原料中的杂质、化妆品生产运输贮存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及不法生产者为追求使用效果而超限度增加有害物质或非法添加药物等。
如何预防化妆品不良反应?
ü 选择适当的化妆品:选购化妆品时需考虑自身状况、季节和地区。过敏性体质及皮肤病患者尤其需慎选,避免过敏。孕妇应选成分简单的化妆品,并减少使用染发、烫发、祛斑等产品。
ü 做皮肤测试:使用新的化妆品前,最好先在自己的前臂内侧皮肤上做一下简单的皮肤试验。将准备应用的化妆品涂于前臂屈侧约0.5-1.0平方厘米大小皮肤上,观察局部是否出现红肿、水疱等过敏现象。如果局部出现皮疹过敏,则应避免使用这种化妆品。
ü 查看产品标签和说明书:购买化妆品时应该选择正规渠道,注意查看化妆品标签内容是否清楚、包装是否完好。标签中产品名称、安全成分标注、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使用方法、使用期限、储存条件以及必要的安全警示等都要标示清楚。进口化妆品应有中文标签,并符合国家有关标签要求。避免选购含有自身易致敏成分或不合格、来源不明的产品。
ü 对化妆品功效有合理的预期:消费者应对化妆品功效有合理的预期,对标签中有明示或暗示具有医疗作用、具有夸大宣传或引人误解内容的化妆品应提高警惕,避免使用。
ü 按照化妆品标识中规定的使用方法合理使用化妆品:如发生化妆品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如有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就医时要携带近期所使用的化妆品及其包装,以帮助医生判断出现的症状是否与使用该化妆品相关。
ü 保证化妆品的质量:加强化妆品的质量监督和定期检测,杜绝伪劣化妆品进入市场,防患于未然。
2024年4月19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收集和报告化妆品不良反应指南(试行)》,进一步指导和规范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收集和报告化妆品不良反应。
该指南主要内容如下:
² 监测与评价体系:建立与产品相适应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确保有效收集和分析化妆品使用后的不良反应。
² 职责明确:质量安全负责人负责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确保消费者隐私信息保密。
² 信息收集:建立多渠道收集不良反应信息,包括消费者、生产企业、医疗机构等,不得干涉自发报告。
² 处理流程:对收集到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确认、评价、报告,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记录管理。
² 记录保存:监测记录应真实、客观,并至少保存3年,包括报告者、患者信息、症状、发生日期等。
² 国际协助:境外注册人、备案人应与境内责任人建立协助机制,确保履行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义务。
²
总的来说,该指南的发布为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和规范,以确保化妆品不良反应的及时、准确收集和报告,及时发现和解决化妆品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化妆品对消费者造成的伤害,提升化妆品的整体安全性,从而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