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正智远东
中国产品法规咨询与合规服务机构

微信扫一扫,关注正智远东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化妆品服务 > 化妆品成品

汇总分享| 各国喷雾型化妆品使用安全指南

时间:2025-07-08 14:45:14  来源:  点击数:

在追求美丽与便捷的当下,喷雾型化妆品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保湿喷雾能在肌肤干燥时瞬间补水,防晒喷雾让防晒变得轻松简单,发胶喷雾可快速定型发型…… 然而,这类化妆品在使用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便可能带来诸多安全隐患。今天,我们就整合国家药监局、中国台湾以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官方信息,为大家全面梳理喷雾型化妆品的使用安全指南。

一、喷雾型化妆品的类型区分

依据《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化妆品从剂型上看,包含膏霜乳、液体、粉剂、喷雾剂、气雾剂等多种。常见的喷雾型#化妆品 ,主要分为喷雾剂型和气雾剂型。

• #喷雾剂 型:这类化妆品没有推进剂,依靠机械压力泵产生的压力差,将内容物以喷雾形式喷出,喷出的 “雾” 液滴(颗粒)较大 。像手动按压式的保湿喷雾多属于此类。

• #气雾剂 型:含有推进剂,借助推进剂由液态变为气态产生的推动力喷出喷雾,喷出的 “雾” 液滴(颗粒)相对更小,包装多为金属罐。比如防晒喷雾、发胶喷雾等多是气雾剂型 。

二、国家药监局提示的安全风险及使用建议

(一)吸入风险

使用喷雾型化妆品时,消费者很可能在不经意间吸入喷出的液滴,这些液滴里含有防晒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香料、防腐剂等化妆品原料。尤其是在狭小密闭空间,如车窗紧闭的汽车内密集使用,短时间内大量吸入这些物质,会引发健康风险。对于气道敏感度高的过敏体质儿童,更易诱发剧烈咳嗽或喘息发作。而且,气雾剂型化妆品因喷出的液滴更小,吸入风险比喷雾剂型相对更大 。

国家药监局建议:务必在空气流通的地方使用喷雾型化妆品,严禁在车内、卫生间等狭小密闭空间使用;喷洒时注意避开鼻子、嘴部、眼睛,尽量避免吸入。若因大量吸入喷雾化妆品,出现鼻腔痛痒、咽部不适、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应立刻前往空气流通良好的空间,清洗干净皮肤上的化妆品,防止再次接触。若出现发热,或者咳嗽、喘息、胸闷等症状加重,需马上就医 。

(二)易燃易爆风险

气雾剂型产品中的推进剂,可能是丁烷、丙烷等易燃物质,且处于液化高压状态,一旦遇到火源,极易引发爆燃事故 。

国家药监局提醒:使用和存放喷雾型化妆品时,要高度重视防火防爆。需将#防晒喷雾 化妆品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使用时远离火源、热源、静电、撞击等,切勿将产品或使用完的空罐刺穿或投入火中 。

(三)特殊人群及特殊部位使用注意

2023 年 8 月 31 日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发布的《儿童化妆品技术指导原则》规定,“不建议#儿童 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如必须使用时,应当充分考虑吸入风险,在使用方法中标注‘请勿直接喷于面部’‘避免吸入’等类似警示用语” 。国家药监局着重提醒家长,不建议儿童,尤其是小年龄儿童、过敏体质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化妆品,且这类化妆品要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因为儿童各方面发育不完善,呼吸控制能力弱,心智也不成熟,使用时更易出现不慎入鼻、入口、入眼等情况,从而引发健康风险。若必须使用,家长可将产品喷于手掌后,再涂抹于儿童皮肤表面 。同时,要避免在伤口、红肿或湿疹等皮肤有异常的部位使用喷雾型化妆品 。

三、中国台湾喷雾状化妆品使用安全指引内容

(一)使用前检查

使用喷雾状化妆品前,要仔细查看产品外观,检查包装有无破损、变形,喷头能否正常工作。若产品存在异常,应停止使用,防止因产品质量问题引发安全隐患 。

(二)使用距离把控

使用时要保持适当距离,一般建议距离皮肤或头发 15 - 20 厘米。距离过近,局部产品浓度过高,可能刺激皮肤;距离过远,喷雾分散不均匀,会影响使用效果 。

(三)使用频率注意

不要过度频繁使用喷雾状化妆品,应按照产品说明书建议的使用频率操作。过度使用会给皮肤或头发造成负担,比如一些保湿喷雾过度使用,可能破坏皮肤的水油平衡 。

(四)储存条件要求

台湾方面同样强调储存的重要性。喷雾状化妆品需存放在温度适中、干燥且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高温会使产品内部压力升高,增加爆炸风险,还可能影响产品的稳定性和有效性 。

四、美国及其他国家相关官方解答与法规内容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相关组织建议

• 使用方式:FDA 建议将喷雾列入 GRASE 第 Ⅰ 类(安全有效),但需进行相应检测,降低吸入风险和可燃风险,同时符合相关标签要求。美国消费者权益组织 “消费者报告” 提醒,喷雾时应远离面部,成人也不应直接喷于面部,需先喷于手中,再涂抹于面部,注意避开眼睛和嘴部;使用在除面部以外的其他部位时让喷嘴靠近皮肤并大量喷出,因使用喷雾时难以确定实际用量,较好的做法是喷涂至皮肤发亮 。

• 儿童使用:“消费者报告” 明确不建议对儿童使用喷雾型防晒产品,若必须使用,应先喷于家长手中,再涂抹于儿童皮肤。美国皮肤科学会也建议先将喷雾式防晒霜喷在手上,然后涂抹在孩子身上,且绝不要喷在儿童面部和嘴部周围 。

• 特殊场景:避免在大风环境中使用,因为大风会使喷雾使用困难,且更容易不小心吸入;勿靠近明火使用,虽然防晒霜通常不易燃,但以气溶胶形式存在时可以燃烧,使用后靠近明火前,要确保彻底擦干 。

欧盟相关法规要求

欧盟虽未针对喷雾型防晒化妆品发布特别法规,但对纳米防晒剂有安全评估和法规要求。在《化妆品法规 1223/2009》中,收录了 4 种纳米形式的防晒剂(三联苯基三嗪、氧化锌、二氧化钛、亚甲基双 - 苯并三唑基四甲基丁基酚),对其纯度、杂质、粒径、水溶性、晶体结构、表面修饰、光稳定性等规定了多项具体参数要求及使用限制。根据评估结果,明确上述纳米原料不得用于可能导致最终用户肺部因吸入而暴露的产品中 。此外,根据欧盟关于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 1272/2008(CLP 法规)判定标准确定的气溶胶产品类别(3 类:不可燃;2 类:易燃;1 类:极易燃),需分别标注相应的警醒词和标签警示语,其他提示产品危险和安全操作的警示语若有也需标注 。

澳大利亚相关规定

2023 年 5 月发布的第三版《防晒产品监管指南》指出,防晒产品若主要用途是防晒且 SPF 值大于或等于 4 ;或次要用途是防晒但不属于化妆品;或 SPF 值大于或等于 4,主要或次要用途是防晒但含驱虫剂;又或使用了非准用防晒剂,这类产品属于药品。澳大利亚鼓励消费者从气溶胶防晒霜中获取最大保护的方式是,先喷洒在手上,再涂抹在皮肤上,且要大量均匀地喷洒在皮肤上。早在 2015 年,就增加了喷雾型防晒产品注意事项的标注要求,该类产品需标出 “请勿直接喷洒于脸部,使用时先喷洒至手掌后,再涂抹于脸部” 的警示用语 。

加拿大相关警示

加拿大卫生部于 2012 年发布的防晒专著指南(草稿版)中,针对喷雾型防晒产品提出应增加警示语,内容为避免吸入、禁止在封闭空间内使用以及不要将他人暴露在喷雾中 。

喷雾型化妆品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便利,却也暗藏 “危机”。无论是国家药监局的权威提醒,还是台湾地区以及其他国家的使用安全指引与法规要求,都在警示我们,安全使用喷雾型化妆品至关重要。希望大家将这些安全知识牢记于心,正确使用喷雾型化妆品,让美丽与安全相伴而行。同时,也别忘了将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共同营造安全的用妆环境。

注:文中信息均参考自官方网站公示内容与公开网络资源。如您发现任何不准确或涉及版权问题的内容,请及时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TAGS:
合规咨询微信平台:     China_PSRA
北京市朝阳区朝阳北路199号摩码大厦2006室(总部)
david.chang@chinaoci.com , oci.services@oci.net.cn
隐私政策/Privacy Policy
北京正智远东化工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6-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6050177号-1  

English Consultation